“鎮里成立了老年大學,開設了瓊劇、書畫、舞蹈3個班,真是太好了。”10月27日,79歲的萬寧市大茂鎮群星村村民李文高興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自己已經報名參加了瓊劇班,“一想到以后能和老友們一起學習瓊劇,心里就很高興。”
10月22日,萬寧市大茂鎮老年大學揭牌成立,吸引了當地200多名老人報名,這是該市創辦的第2所鎮級老年大學。
據悉,萬寧市目前已創辦1所市級老年大學,并在和樂、大茂2個鄉鎮創辦鎮級老年大學。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萬寧市創辦老年大學,開設特色課程,激發了當地老年人的求學熱情,進一步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文化生活。
鄉鎮老人求學忙
今年63歲的大茂鎮居民符彤是一名瓊劇愛好者。從小就想學唱瓊劇的她,因為家庭原因一直只能偷偷學,“心里一直覺得很遺憾,沒想到年過六旬還能到老年大學免費學習。”
與符彤一起報名的還有她的老姐妹們。“以前沒有這么好的學習平臺。平時,大家分散在村里各唱各的,偶爾聚在一次合唱,也沒有專業老師指導。”符彤說,現在鎮老年大學成立后,朋友們都聚集起來,一起上課“進修”,“有教材,有老師教,我們唱得越來越好,天天都想過來上課。”
66歲的邱亞月家住大茂鎮太子墓村。近日,她報名參加了鎮老年大學的瓊劇與舞蹈班。她說,“我們村里就有廣場舞隊,大家跟著視頻一步一步學,動作不是很標準,就圖個熱鬧?,F在不一樣了,有專門的老師教,要好好把動作練標準,跳得漂亮才行。”
海南本地老年群體大多喜愛瓊劇。“市老年大學成立之初,便決定結合海南本地文化開設特色課程,一方面能夠吸引更多老年學員,另一方面也能為傳承海南文化做一點貢獻。”萬寧市老年大學校長陳金云說。
今年70多歲的王福蘭,在萬寧市老年大學瓊劇班授課近8年。他說,“我原來在省瓊劇院工作,退休后能從舞臺走上講臺,很有成就感。”
老年大學學員們學習瓊劇的熱情,讓年逾古稀的王福蘭上課時也充滿了激情。他根據自己在省瓊劇院工作的經驗,自編教材在課堂上傳授。“學員們都很熱愛瓊劇,在課堂上學得非常認真。”王福蘭說,“每周五到學校授課,讓我非常開心。”
由于課程特色鮮明,萬寧市老年大學不僅吸引了當地老人學員,還吸引了很多“候鳥”學員積極報名參加。“萬寧市老年大學280余名學員中,有近50名‘候鳥’學員,瓊劇、舞蹈和書畫是我們學校的熱門課程。”陳金云說。
“在老年大學學習,能近距離接觸海南文化,對我們來說很有吸引力。”70多歲的“候鳥”老人陳開達說。
最美不過“夕陽紅”
“參加老年大學舞蹈班,既能強身健體,還能通過演出為人們送去快樂,一舉兩得。”10月27日,萬寧市老年大學藝術團舞蹈演員羅玉瓊與隊員們來到萬寧市興隆華僑旅游經濟區,參加全國中老年春晚海南選區的文藝展演與選拔。
萬寧市老年大學藝術團,在當地頗有名氣。這個以老年人為主要成員的藝術團,先后獲得了陵水杯2014年全國中老年健身操舞匯演大賽冠軍以及2015年全國廣場舞決賽自選套路特等獎、最佳風采獎等榮譽稱號。
“藝術團學員們退休前來自各行各業,很多人此前都沒有學過舞蹈。”羅玉瓊說,“為了學習舞蹈,我們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學習舞蹈,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舞蹈隊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
羅玉瓊希望越來越多中老年人能認識到學習舞蹈的好處,積極加入藝術團舞蹈隊,“健康的‘夕陽紅’最紅最美麗。”
邱亞月與羅玉瓊雖不相識,但兩人的想法卻異曲同工。邱亞月說,以前村里沒有什么文化活動,大家都靠看電視打發休閑時間,“這兩年,村里陸續開展了電影展映、跳舞、唱歌、瓊劇演出等文化活動,每一項都比在家里看電視熱鬧得多。這些活動不僅老年人喜歡,像我媳婦那樣的年輕人也喜歡。每次村里有活動,大家都歡歡喜喜去參加。”
在大茂鎮老年大學副校長林表言看來,幫助老人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應該作為老年大學的最終目標。他表示,現在,物質生活豐富后,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和城區相比,鄉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較為薄弱。鎮老年大學開學不到一周,就有200多人報名,這也反映了鄉鎮老百姓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迫切。
在大茂鎮老年大學的學員中,50歲的大茂鎮居民傅人鋒還比較年輕。他說,村里文化活動少,大部分人每天下午要么喝茶,要么打牌,“這種生活沒啥意思。我現在在老年大學學跳舞和打太極拳,以后還要拉我老伴一起過來學,不能讓她天天在家里看電視。”
陳金云表示,“在很多學員眼中,老年大學不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地,是他們的樂園。”
據介紹,萬寧市老年大學將“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作為辦學宗旨,在課程設計上集科學性、思想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該校不僅開設了瓊劇、書畫等文化班,還開設了舞蹈、計算機等實用技術班,希望能全面提升老年學員的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很多老年學員上課的積極性超出我們的想象。為了不缺課,有些學員還將孫子帶來學校。”陳金云說。
68歲的萬寧市民張國姬在萬寧市老年大學瓊劇班學習了7年,從不會唱瓊劇到登臺演出。“我幾個孫子原來不太喜歡瓊劇,現在也會跟著我學唱兩段《紅葉題詩》《紅樓夢》,讓我感到很開心。”張國姬說,隨著年齡的增大,她愈發感覺到時間的寶貴,“在老年大學學習,既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豐富生活,還能發揮余熱為更多人送去歡樂,讓我的心態越來越年輕。”
孫英華是張國姬在瓊劇班上認識的“閨蜜”,兩人經常一起上下學,有時還會一起練習瓊劇。“市老年大學的課程很棒,課程質量很高,上課時間也符合我們的日常作息。”孫英華說,“重回課堂”后,她感覺以前的退休生活都是“虛度光陰”,“那時候天天打麻將,哪里像現在的生活既精彩又有意義。”
學習養老總相宜
如今,“學習是最好的養老方式”已經成為很多老年人的共識。除了萬寧市外,我省多地老年人也紛紛進入老年大學學習。
“我女兒現在在加拿大生活。為了更好地和外孫女交流,鍛煉自己的記憶力,我每周要學4天英語。”60多歲的??谑忻癜灿烂髡f。他報名參加了海南省老年大學開設的英語、聲樂等學習班,“在這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一起分享學習知識的樂趣。”
據海南省老年大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目前開設了18個專業61個教學班,其中僅音樂專業就有11個教學班,注冊學員突破了1900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海南省老年大學啟動網絡報名系統后,不到10分鐘的時間里,熱門的音樂班、民族舞、電子鋼琴等共8個班的學位就被一搶而空,交誼舞基礎班、英語基礎班和英語口語基礎班、葫蘆絲基礎班也在2小時內報滿。
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現象,也集中反映了老年群體對優質精神生活的強烈期盼。
據了解,我省于2017年底出臺《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要實現50%的鄉鎮(街道)建有老年學校,30%的行政村(居委會)建立老年學習點,實現參與老年教育的人口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0%以上,努力構建新時代老年教育體系。目前,我省大多數市縣已建立起公立老年大學,與民辦老年大學呈相輔相成的格局。
“現在,很多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養老生活有保障,但是精神文化生活仍比較匱乏,老年大學的開辦正好補上這一短板,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他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需求。”省老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年大學將在促進老年教育,特別是在適應老齡化社會變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萬寧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應對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挑戰,該市高度重視老年教育事業,希望通過老年大學給老年人創造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新課堂,在不斷充實老人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當地老年人生活質量。
陳金云表示,目前,我省的老年大學學位仍遠遠不足,還需要不斷擴大辦學規模,讓更多老人有機會走進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