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約1.67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高達4000萬,占老人人口比重約為16%。換言之,我國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無法自理。失能老人養護難、洗澡難,已經成為居家養老的普遍問題。
發達地區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顯示,“十三五”末,北京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429.9萬,預計“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將達517萬,老齡化水平將達到24%,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人口結構老齡化的趨勢背后,是急速增長的養老生活服務需求。中國老年科學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穿衣、吃飯、如廁、上下床、室內活動、洗澡等六項日常自理的活動中,最困擾老人的,便是洗澡。
在此背景下,提供上門洗澡服務的“老人助浴師”應運而生,并依托互聯網平臺實現供需匹配。據服務零售平臺美團的數據,2021年,“老人助浴”“老人洗澡”等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達808.06%,“老人助浴”訂單量同比增長1450%。
先后服務了超過500個失能老人家庭的“老人助浴師”陳世軍告訴記者,近年來,來自互聯網平臺的需求增長最快,很多子女會通過美團、大眾點評下單,而且下單頻率越來越高。一般來說,接到需求后,他們團隊會首先針對老人進行兩次評估。除醫生的上門體檢外,護理人員每次再檢測血壓、脈搏、血氧、體溫等數據,在各項生命體征穩定的情況下,才能開展助浴。
據悉,“老人助浴師”所屬的養老護理員隊伍,并非只從事為老人洗澡的基礎工作,其具有嚴格國家標準。從業人員必須拿到國家頒發的護理員資格證,才能上崗為老人服務。以高級助浴師為例,除基礎服務外,還需要掌握康復服務、照護評估、質量管理、培訓指導等職業技能。
和其他靈活就業工種一樣,“老人助浴師”從業者同樣遵循自由、自主、多勞多得原則。在陳世軍團隊中,有超過一半人是兼職,利用閑暇時間獲取第二份收入。47歲的雷小精是該團隊的一員。迄今為止,她已經服務了超過500位的高齡失能老人。“老人助浴是份多勞多得的工作。接的單多,收入也就越多。專業性強的員工,公司派的單更多,收入會更高。”目前,雷小精的月收入已經超過一萬元。
相較市場需求,養老護理行業的人才供給存在巨大缺口。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多達600多萬,但是目前僅有50多萬名從事養老護理的服務人員,遠不能滿足需求。而且由于長期以來的社會偏見,養老護理從業者一直存在學歷、技能水平低,年齡偏高等問題。
為緩解人才短缺困境,近年來,中央及各地政府多次出臺政策鼓勵支持行業發展。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支持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態發展,鼓勵“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門也聯合出臺了《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對于中職、???、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給予4萬元至6萬元的入職養老服務行業獎勵。
隨著政策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高學歷年輕人成為養老護理行業的生力軍。這類靈活就業工種,或將為社會提供500萬新增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