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正加快建設老齡健康人才培訓基地(中心),學員可在這里學得一技之長,持證到醫養機構從事老齡健康護理工作。未來,我市各醫養機構需要大量培訓合格的職業人士從事老齡健康工作,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高質量的養老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老齡化正浪潮洶涌,到202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將接近3億,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養老產業的未來是一片“藍海”,正迎來發展的春天,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當前,九成老年人居家養老,然而居家養老服務處于起步階段,加上老年群體多有慢性病,專業的養老服務機構與護理人才較為短缺。數據顯示,養老護理員長期占據全國“最缺工”職業排行榜前列。
老齡化社會什么最貴?養老專業人才!居家養老不是家政服務,不是有身份證就能上崗。無論是健康照護師、醫療護理員,還是健康管理師,都是社會急需的人才,必須培訓合格,具備相應的崗位技能。近年,為解決老齡健康人才緊缺問題,鼓勵更多人靠技能就業并成為技能人才,健康照護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新職業正式被列入職業分類目錄。有關部門也頒布了職業技能標準,明確將養老護理員分為五個等級。這些舉措順應了社會需求,暢通了職業發展通道,將激勵從業者加快提升技能水平。
但我們也要看到,不少醫養機構從業人員技能低、服務差,護工的數量和質量都難以保證;在很多年輕人心中,干養老工作很沒面子,壓力大,收入低,導致其從業意愿很低,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低門檻”出不了“高服務”。期待教育端和產業端聯手,培養到醫養機構“來之能戰”的人才,明晰職業上升路徑,提高職業認證的含金量,推出更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吸引和留住人才,讓他們當下干得有勁頭,未來有奔頭,幫助更多老年人擁有體面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