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iuosz"></nav>

  •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老培訓 > 動態
        “新職業”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到底是個什么職業?
        作者:   來源: 養老運營小伙伴  2022-09-07

          社會對老年人能力的認定正在變得越來越專業、精準。今年年初,紹興正式發布實施《老年人評估工作規范》。這是浙江省首個老年人評估工作規范地方標準,它明確規定了評估類型、評估流程等內容,為評估機構開展老年人評估工作提供了一把“刻度尺”。

          2020年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9個新職業,“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便是其中之一。一年多的時間內,紹興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的隊伍逐漸壯大,目前獲得評估資格認證的人才隊伍近100人。依托他們的專業評估,養老服務工作得以更加高效開展。

          日前,記者來到紹興市社會福利院,跟著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一起去為老人“打打分”。

          

          線上+線下

          按照“考綱”為老年人做測試

          上午10時許,住在紹興市社會福利院內的92歲老人孫素英在護理人員的陪同下,來到評估中心。幾年前,老人的身體右側出現偏癱,在2020年入住福利院時,就算拄著拐杖也難以行走。這兩年,依托輔具進行康復訓練,成了她的“日常課程”。而今天,剛好是孫素英需要進行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的日子。

          所謂“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是指評估師們依據專業標準,對被評估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4項指標及老年綜合征罹患等情況進行的綜合評估。通過評估,可以得出老年人自理能力等級及照護等級,有助于為老人制訂個性化的照顧計劃。

          當天為孫素英做評估的是福利院內年輕的評估師任智艷。自2017年獲得初級評估師資格證書以來,任智艷已經為老人們開展了上百次評估工作。“過去,我們一直按照民政部的行業標準對老年人能力進行評估??紤]到紹興老人的具體情況,這兩年,我們對老年人能力評估的內容越來越精細。”任智艷告訴我們,紹興最新發布的《老年人評估工作規范》已將評估類型細化為老年人能力、專項功能、適老環境需求、康復輔具四個方面。

          “像孫奶奶這樣行動不便的院內老人,我們就以康復輔具評估為主。”她說。

          評估的第一環節,是對老人右手的行動力進行測試。“把桌上的幾何圖形插板打亂吧。”任智艷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小任務。

          她所說的插板,是一個簡易的康復輔具,在木質長板上,幾個不同形狀的小插件倒置在相應形狀的“坑位”里。將其打亂后,由老人抬手將它們復原,既考驗了他們的判斷力,也鍛煉了他們的手部力量。

          看似簡單的小游戲,在老人們眼中,可是個不小的挑戰。一開始,孫素英還沒法握住插板,只能借助左手進行配合,慢慢地,在任智艷的指導下,她能勉強將散落在外的小插板推進“坑位”里。“不錯,手臂能夠屈伸的角度比之前大了很多。”任智艷一邊夸獎,一邊遞給我們一張測評表,并讓我們幫忙在表格的相應位置打上分數。

          這份評估表,是《老年人評估工作規范》中附著在細則后的對照表。“為了統一標準,方便評估師更加精準地為老人服務,《規范》中特地附上了各項評估量表,將需要提出的問題一一列出,我們只要對照量表進行測試,就能為老人提供相對客觀的評價。”

          “孔老,現在是幾月份???今天是星期幾?您現在住在什么地方?”另一旁,評估師胡海英正對照老年人基本能力評估表,對一名82歲的居家老人進行遠程視頻評估。

          隔著屏幕,老人孔繁榮坐在家里的沙發上,稍作思考便給出了正確答案。“回答正確,在得分欄里寫上‘1’。”屏幕外,胡海英輕聲提醒我們這幾位臨時小助手,指導我們打開電腦上的評估系統,并在相應位置記錄結果。

          通過近半小時的連線,老人的基本能力評估“成績單”正式出爐。根據我們實時登記的分數,系統為老人打出了測評總分,最終評定為“能力完好”。“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們為老人開辟了網上連線評估通道,通過視頻進行問答,再由系統生成結果。這個結果,將成為老人們申請入院的重要參考。”胡海英說。

          

          上門服務

          為困難老人面對面把關

          下午2點半,我們隨著評估師李穎一同來到位于紹興市越城區陶堰街道的一戶困難老人家中。李穎是紹興市社會福利院院長,也是紹興第一批考取老年人能力評估師資格證的評估師。

          評估從進門的一刻便開始了。“梁外公,你知道現在是冬天還是夏天嗎?”一進門,李穎就很熱情地跟老人套起近乎。老人略顯木訥地坐在門檻邊,看了一眼眼前這些陌生的工作人員,搖了搖頭。“已經不太能交流了。”身旁的一位家屬無奈地說。

          “老人家現在走路方便嗎?”在我們的攙扶下,老人站起身來,顫顫巍巍走了三四步之后,就不得不伸手扶住墻面進行支撐。“穿衣服也不會了,需要別人的幫助。”老人家屬說。

          對照評估表進行一一詢問后,我們在每一項考評中都對應選擇了相應的分數,最終生成“老人能力中度受損”的結論。“除此之外,我們對老人居住的環境進行了檢查,發現生活區內沒有獨立衛生間,屋與屋之間的臺階存在一定高度,從適老環境角度考評,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李穎當場將這些情況反饋給了老人的監護人和工作人員,并對老人住所提出了適老化改造相關建議。

          “許多需要上門評估的老人,一般生活都存在困難。他們評估的目的,大多是為申請護理補貼提供依據。因此,我們更應該做出精準的評估。”李穎說。

          而正是出于對“精準評估”的需要,李穎看到了行業對評估標準的需求。“許多評估師的水平參差不齊,評估標準也有偏差。一些年輕的評估師,在初次評估時沒有方向,無從下手。”李穎說,為了使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更加規范,今年年初,紹興市社會福利院、紹興市智慧社會福利評估服務中心、浙江省標準化協會、中關村思德智能健康養老產業聯盟聯合起草了《老年人評估工作規范》地方標準,明確規定評估類型、評估流程等內容,適用于評估機構開展老年人評估工作。

          作為領銜起草人,李穎對此頗有感觸。“這套評估標準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評估模式,將評估類型進行細化,更加注重老年人個性化需求。”李穎說,為便于專業評估人員操作,標準中還附有各項評估量表,對老年人吞咽能力、跌倒風險、認知能力、居家適老化改造、康復輔具需求等方面以賦分等形式評定等級。此外,該標準還對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資質條件作出嚴格規定,要求評估員必須獲得評估資格認證,評估機構應定期回訪老人以持續改進評估質量。“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養老隊伍,讓老人們享受到更加幸福的晚年。”

         

         

        鏈接交換請加微信:ZMYL123
        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賢納士 | 網站聲明
        中國養老網是全國養老服務業領先的資訊發布傳播平臺 創建中國養老智庫
        Copyright ? 2014 中國養老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1035259號
        網站設計著作權已注冊 侵權必究
        掃一掃,關注養老網
        成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线日本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无码污污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nav id="iuosz"></nav>

      1.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