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iuosz"></nav>

  •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老培訓 > 動態
        “95后”養老服務者:理想情懷還需“面包”做基礎,期望獲得社會更多認可
        作者:   來源: 經濟觀察報  2022-03-03

          臟、累、苦,可能是大多數人對于養老服務行業的整體印象。

          “實際上除了這些,日常中還需要從業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比如面對失智老人的無理取鬧,以及老人的突然離世等,都需要自我去調節這些情緒。”已經在養老服務行業工作超過五年的“95后”李景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從業期間也曾數次想要離開這個行業,但是想到養老院里面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護以及友好互助的工作氛圍,讓自己堅持到如今。

          在李景看來,作為一名養老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需要同理心、愛心以及與老人進行溝通交流時的耐心必不可少,外部環境的理解和支持也必不可少。畢竟對于許多人而言,從事養老服務行業的工作聽起來并不是那么體面,尤其是對于年輕人。只有社會觀念不斷更新,逐步消除不同職業高低貴賤的老觀念,才會有更多人加入進來。

          “當然薪資待遇也要有所提高,畢竟一腔熱血也有用盡的時候。按照這幾年我的工資漲幅來看,可能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具備吸引力。”李景認為,工資待遇低、上升通道有限、專業化程度低、社會認可度不高是整個行業最大的挑戰。

          

          養老服務行業陷“用人荒”

          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漸顯現。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7.9%;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占總人口的11.9%。

          據CRIC預計,2022年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9萬億元,2025年實現12萬億元。與此同時,國內養老服務行業正面臨“用人荒”,年輕護理人員更是處于稀缺狀態。

          “我從小就是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所以和養老院的老人相處時,就會覺得很自然很親切。同時,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也會考慮父母以后的養老,甚至是未來我自己的養老問題。所以也希望通過自己微博的努力,讓養老服務行業變得更好,被更多的人理解。”畢業于某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后,李景便進入了一家民辦養老機構。

          作為一名行業“老兵”,李景已見證了一波又一波小伙伴的加入與離開。

          “說實話,如果我和你說我從來沒想過離開這個行業那肯定是騙人的,辛苦的時候確實是很辛苦的,甚至有幾次還偷偷抹眼淚,但是想到這些需要被人照顧的老人,又會勸自己再熬一點時間,轉眼,五年也就過去了。”李景坦言,并不知道一腔熱血還可以支撐自己做多久,但是一定會做好當下的每一項工作。

          李景告訴記者,在整個養老服務行業里面,養老護理員崗位的流失率最高。“其實非常好理解,因為這個崗位確實很辛苦,不僅要給老年人喂飯、洗澡、洗衣服等,還要幫老人吸痰、處理排泄物等。畢業生到崗后,一年走掉三成,兩年走掉一半,三年后大部分都走了,屬于正常情況”。

          根據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的《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現狀和需求專題調研報告》中,養老護理人員40歲以上占比79.1%,18~29歲僅占6.5%;其次,投身養老產業的畢業生第一年流失率為40%~50%,第二年為60%~70%,第三年為80%~90%以上。

          行業流失率高企,也導致養老院人手緊缺成為常態。盡管目前李景已經升到養老院的管理崗,但是人手不夠時還是會去基層值班。

          據《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到2005年底,全國城鄉有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護理院等養老服務機構39546個,總床位149.7萬張,床位數僅僅占到老年人總數的1.03%,與西方發達國家4~6%的數目相差甚遠。

          按照老年人口與護理人員配備比例3∶1測算,全國有2830萬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養老護理員1000萬人,而目前全國養老機構的職工只有22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的僅有2萬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行業需要社會更多理解支持

          “剛畢業那會,身邊親朋好友對我工作的性質也會有誤解,覺得我年紀輕輕想不開去伺候別人,大學畢業最后做了保姆。”李景坦言,被誤解肯定心里會難過,但也讓她意識到社會大眾對于養老服務行業認識的不足,因為一名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需要具備護理、醫藥和心理學等多種專業技能和素養。

          李景介紹道,在校時都會系統的學習《護理基本技術》、《老年護理》、《老年康復》等十多門專業課程,專業的養老護理肯定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比如老年人一般都會有多項慢性疾病,并且伴隨著并發癥的可能,那么普通的保姆和護工并沒有能力去幫助這些老年人進行專業的康復護理。

          “我們院里的李奶奶原來是某大學的教授,很有文化的一位老太太,每天都要看報紙看新聞聯播。不過現在由于有些失智,尤其是到下午有黃昏綜合癥的表現,到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情緒就很不穩定,經常會撒嬌會鬧脾氣,有的時候還會罵人,吵著要出院要回家。”李景表示,“老小孩”的優點就是壞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甚至很快都不記得自己做過什么。

          類似李奶奶這樣的老人,在李景所在的養老院都會有專門的護理員每天帶著他們做操、做手工,從而來鍛煉他們的肢體和大小腦,盡量延緩衰老萎縮的速度。

          根據李景的經驗,其實老人完全失智失能會更加好照顧一點,“如果遇到半失能的老人護理起來難度系數反而更高,每天都會擔心老人會不會不小心摔倒,家屬會不會有意見,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

          “由于行業屬性的問題,可能前兩天還和你有說有笑的老人,突然就去世了。這類事情對于那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而言,很容易無法釋懷,最后離開這個行業。”李景告訴記者,此前一位交好的前同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離開了養老服務行業。

          薪資待遇亟待優化,也是養老服務行業繞不開的課題。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學生養老服務就業意愿調查報告(2019)》顯示,在參與調查的3189名大學生中,40.41%的人期待薪資在5001元至7000元之間,還有568人希望薪資在7000元以上。

          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本市養老護理員工資收入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度養老護理員稅后工資收入監測值為:高位數7735元/月、中位數4846元/月、低位數2854元/月、平均數為4985元/月。

          “實際上,目前整個行業薪資待遇都偏低,對于人才基本上沒有什么吸引力。作為管理崗,我的薪資肯定是比我們院基層員工高,但是和其他行業的朋友相比較并沒有優勢,甚至遠低于在金融機構或者做銷售類工作的朋友。”李景認為,薪資待遇調整,也是養老服務行業未來更好發展必然要解決的問題。

          采訪的最后,李景也希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研發出更多服務于老人的智能化養老設備,優化養老服務行業的工作環境,減輕養老服務人員的體力負擔。

         

         

        鏈接交換請加微信:ZMYL123
        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賢納士 | 網站聲明
        中國養老網是全國養老服務業領先的資訊發布傳播平臺 創建中國養老智庫
        Copyright ? 2014 中國養老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1035259號
        網站設計著作權已注冊 侵權必究
        掃一掃,關注養老網
        成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线日本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无码污污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nav id="iuosz"></nav>

      1.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