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國內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養老產業被推動著快速發展。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年輕的面孔加入。而當前養老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是不知如何吸引年輕的血液加入行業,尤其是高素質的年輕人才。
01、為什么護工不愿來養老機構
據不完全統計,像長三角這種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他們護工的年輕人占比較高,護工也更愿意去機構照護老人。
但其他地區,不說年輕的人才了,連經驗老成的護工也不太愿意到養老機構。
我們拋開其他的因素,單說最直接的一個原因:
錢給的不夠。
在走訪養老機構的客戶時,我們會順帶了解他們當地的護工收入水平。
大家可以跟我們一起來算一筆賬。
比如一個護工,他既然有到養老機構做護工的能力,那他也能把居家服務或上門服務做好。
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內地地區,居家護工和上門護工的費用大概在4500元到6000元一個月(不包含全失能老人護理)。相比在養老機構做護工,他們只需要照護一個老人,就算收入只給到3500元一個月也相對輕松。
這就導致了養老機構如果想要納入更多專業的護理人才,可能需要付出大約多一倍的價錢。
當養老機構通過更高成本提供服務后,也將會導致他們服務套餐收費價格提升,借以保持收支平衡。
但在未老先富的國情前提下,我們養員的支付能力有限,大部分人無法承擔高額的養老服務費用。
這就陷入到一個矛盾當中。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又不得不降低護工的收入。
到這里可能會有人產生疑問。
那現在養老機構里不也有護工在嗎?是有,但不多。照護比無法滿足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而產生的養老需求。
再者,現有的護工也會老去,吸引新鮮血液加入行業才能保證養老體系的正常運作。
但如果我們單靠4500元左右的薪水,想吸引有專業護理、醫學專業或者衛校畢業的新鮮血液是很難的。
02、成本不可避免,如何實現平衡
在哈爾濱,我們有個做養老機構的客戶,他的定位是中高端養老市場,專門為這類人群提供養老照護服務。
他對自身養老機構的護工要求是:衛校畢業的人員。
通過支付高額的人工,聘請衛校專業的護工,然后為養員提供高水平、高素質的照護服務。當然,養員的月平均護理費用也會提高。
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想告訴大家,不同的養老機構定位,提供的產品服務也會大不相同。
如果你確定了你服務的某一類人群,那么在打造對應一類群體服務產品時,需要圍繞精細化、個性化、人性化的??起B老定位,精準輸出服務產品。
確定了產品定位后,我們就一定要將其做到極致,這樣養員以及家屬才愿意支付略高的養老服務費用。
也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付出高于市場上護工收入的20-30%來招募更好、更專業的護理人才。讓更年輕的梯隊、研究團隊加入進來,成為未來養老市場的主力。
未來養老服務業里,人力成本是不可忽略的。我們不能要求自己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又不愿意支付相應的服務成本。
可以說,養老服務成本的提高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當然大家也不需要著急或者焦慮,畢竟中國還在發展,養老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地完善,相關的補貼政策也在不斷地出臺。
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年輕血液愿意主動加入養老產業,助推養老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