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iuosz"></nav>

  •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老培訓 > 動態
        加快養老行業發展,人才培養是關鍵
        作者:   來源: 阜陽新聞網  2022-01-24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人達138.4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老人達113.1萬人,分別占常住人口的16.88%和13.79%。因此,我市人口老齡化問題以及養老行業如何加快發展廣受社會各界關注。在今年兩會上,部分代表、委員圍繞這一熱點話題,提出相關建議。

          

          市政協委員張揚:加大供給力度,構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城鄉養老服務發展,多層次養老服務框架基本成型,老年人福利水平整體提高,適度普惠性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基本形成,高齡津貼惠及全市所有80歲以上老年人。

          “但是,我市在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上仍有不足。”市政協委員、阜陽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揚表示,目前養老服務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失能等不能自理老年群體、農村地區的政策傾斜不夠。另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較少、床位數量不夠,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快。

          面對這些問題,張揚建議,民政等相關部門應研究如何加快構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如何在責任共擔、政策供給、服務供給、行業管理、要素保障和支付保障上,加快形成成熟的體系。

          張揚表示,今年,市民政局將通過完成縣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三年行動、啟動“老年助餐”工程、推進家庭適老化改造等途徑,重點解決“一床難求”和“床位空置”并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

          今后,市民政局將有效回應社會養老需求,切實優化基本養老服務,系統謀劃養老服務由困難老年群體兜底保障向全體老年人服務供給拓展,加快形成符合阜陽實際的養老服務體系。

          

          市政協委員付林:提升吸引力,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數量充足、專業性強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是解決‘養老難’問題的關鍵,也是提升養老服務整體水平的重要保障。”市政協委員、阜陽市老年公寓負責人付林說。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阜陽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人達138.4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老人達113.1萬人,分別占常住人口的16.88%和13.79%。老齡化形勢較為嚴峻,養老問題十分迫切。

          付林認為,當前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留人難、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等方面。在“留人難”方面,主要原因是養老服務的職業認同感不強、收入水平較低、工作強度較大。養老護理員隊伍年齡偏大,專業知識欠缺;養老服務急需的康復、營養、心理咨詢等專業人員缺乏,人才隊伍成為制約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短板。

          付林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護理專業人員培養納入政府人才發展計劃,加快完善職稱評審、人才引進等政策。對取得職業資格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從業人員應給予政策性崗位補貼,提升養老服務職業吸引力。

          在人才培養上,付林建議,高校和職業類院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學科,做好人才儲備培養。由民政部門牽頭,定期聯合人社、教育、衛健等部門開展養老從業人員培訓,發揮護理人才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并督導有培訓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自主開展培訓,支持院校、專業培訓機構、骨干養老機構組建養老服務職教集團,提供集中培訓、送教上門、輪崗輪訓,提升培訓質量。

          

          市人大代表武秀玲:統籌養老醫療資源,促進醫養事業協同發展

          “目前,我市養老形式主要為居家、敬老院、福利院和養老院等,普遍存在專業醫護資源不足、養老與醫療銜接不夠等問題。”市人大代表、市腫瘤醫院副院長武秀玲說,當前,我市養老需求快速增長,但護理床位數量不足。因此,我市醫療機構中的老年護理床位還需增設。

          武秀玲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養老醫療資源,將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建設納入我市老齡規劃、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調整規模和功能定位;完善相應的醫保和新農合報銷政策;完善在養老機構中醫療護理產生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進一步優化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發展的軟環境;依托醫療機構,積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養老行業,有效緩解醫養供需矛盾。

          針對鄉村敬老院等,不同醫療機構應各盡其責。村醫按時對老年人進行血壓、血糖、心電監測等一般項目監測及體檢;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定時對老年人給予用藥指導,并嚴格按照分級診療措施落實工作任務;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定期對老年人進行疾病及慢性并發癥的預防,進行健康宣講及治療指導,實行村醫、鎮衛生院、縣級醫院三級聯動,有效保障老年人養老醫療安全。

          發展居家醫養結合醫療服務。以“家庭醫生制”服務將居家養老與老年護理病床相銜接,延伸優質護理服務,為行動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定期上門診療。

          加強老年人護理隊伍建設,做好養老護工職業規劃,評定護理員、護理師、高級護理師等職級,保障養老護工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有知識的年輕人從事養老護理工作。

          武秀玲建議,我市應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強與江浙滬地區項目合作、資源引進,打破體制機制約束,從組織、系統、政策、平臺等層面一體化推進,促進區域內老年人信息數據、醫養服務標準、照護需求評估、從業人員資格等方面互認互通,促進我市醫養事業協同發展。

          

          市人大代表王靜:養老行業需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養老行業需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市人大代表、阜南縣趙集鎮劉大營村農民王靜一直關注養老行業發展。她說,傳統養老行業從業人員和基本護理人員多為一些留守婦女,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缺乏專業護理知識和能力,難以保證養老行業的服務質量。同時,受陳舊思想束縛,一些高校畢業生大都沒有意愿到養老機構工作,養老行業在管理、服務、護理等方面嚴重缺乏專業人才。

          王靜建議,加快推進養老行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引導、鼓勵職業類學校增設養老服務、健康管理、康復醫療等相關課程,逐步擴大招生范圍,將實際生產生活與課程相結合;通過社會捐贈、政府財政補貼等方式,增加對養老機構建設的投入力度;依托現代化數字技術,使養老服務行業獲得高質量發展,提升我市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

         

         

        鏈接交換請加微信:ZMYL123
        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賢納士 | 網站聲明
        中國養老網是全國養老服務業領先的資訊發布傳播平臺 創建中國養老智庫
        Copyright ? 2014 中國養老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1035259號
        網站設計著作權已注冊 侵權必究
        掃一掃,關注養老網
        成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线日本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无码污污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nav id="iuosz"></nav>

      1.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