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新泰市著力加強老年宜居城市建設
作者: 來源: 2015-11-10
近日,在山東省老年節慶祝大會上新泰再次榮獲全省老齡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作為“全國老年人友好型城市創建試點單位”,新泰老年人宜居城市和宜居社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創建”工作促進了全市老齡工作又上新臺階。
多年來,新泰市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在第十二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中居第22位。經濟發展為養老奠定經濟基礎。2006年新泰確立了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的目標,7年來,舉全市之力,進一步加強環境管理,不斷深化污染減排,2011年12月通過了省級技術預評估,成為山東省內資源型城市在經濟轉型期環境保護工作的典范。作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的新泰近年來通過建園添綠、沿路造綠、依河建綠、山水披綠等方式,構建起山、水、城自然融合的城鄉綠化體系。新建清音公園、濱湖廣場、平陽河公園等大型公園5處,中小型綠地廣場64處,形成了“10分鐘”綠地圈,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7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9.44平方米。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撐起了養老宜居好環境。近年來,新泰市先后投入2.6億元用于老年事業支出,保證各項養老保障政策的落實。為全市60歲以上的18.7萬余名未入保的城鄉老年人每人每月按時發放85元基礎養老金。累計投資8200萬元,新建、改擴建21處鄉鎮(街道)敬老院,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90%以上。健全完善“新泰市老年公寓”“南山老年公寓”,新建集居住、康復、餐飲、醫療、文化于一體的“孟氏醫療健康養老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原月人均470元提高到50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原年人均3000元提高到3400元。全年共為老年人發放生活保障金3200余萬元;對80歲以上的貧困老人進行了再救助,去年救助金額達130余萬元。進一步提高醫療場所建設水平。設立了2400余張老年病床和家庭病床,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檔案,組織成立了為老醫療服務隊伍。實施高齡老人生活補助費發放制度,去年為全市2660位9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生活補助115萬元。自今年1月份起,將90—99歲的老年人生活補助費標準提高到60元。
新泰市還把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作為老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擴建了體育公園、青云湖綠地公園等28處公園和綠地廣場;對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實施改造擴容工程;近幾年全市先后建起760個老年活動室,46個門球場,168處老年學校,1020處文化廣場。市、鄉、村三級建立了840個老年人體育協會,成立組建了“音樂家協會”“夕陽紅藝術團”等群眾性的老年文化體育組織120余個。近年來,組織老年人進行乒乓球、門球、象棋、太極拳劍等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體比賽近300場次。舉辦老年人書畫、根藝、攝影展覽48次,組織老年人進行大型的文化廣場演出183場。
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上,新泰市成立了縣鄉兩級老年人權益維護崗、法律服務中心、平安協會等,成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不折不扣地執行好涉老案件的法律援助法規政策,處理好涉老糾紛。同時,新泰市認真執行老年人乘坐公交車的優惠政策,對60—64歲老年人實行了半價,65歲以上實行票價全免;老年人憑優待證免費進公園、文化館、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免費或半價進蓮花山等旅游景點;各級衛生機構對70歲以上老年人就診免除了普通掛號費,并為14.6萬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健康查體,建立了健康檔案。
(來源:泰安市老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