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養老探索TDF 未來客戶資產配置與年齡或將“自動匹配”
作者: 來源: 2015-11-10
日前,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養老險”)聯合主辦的“2015年中美養老金市場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政府及監管領導與行業專家學者回顧并展望了中美兩國養老金改革和市場發展,指出未來中國養老金發展潛力巨大,良好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推動養老險提速發展。平安養老險方面透露,目前正在牽頭與其它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一起研究TDF生命周期基金——一種可以按照投資者各個生命階段的風險收益特征,自動調整資產配置比例的基金品種,并探索如何將其引進中國市場。
平安養老積極開拓TDF藍海
據介紹,生命周期基金(TDF)一般早期主要投資于權益類證券,風險收益水平較高;隨著時間的流逝,其風險收益水平逐步降低;目標日期以后,最終演變為低風險收益水平的偏債型基金,甚至貨幣市場基金,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收益。TDF產品的最大優勢是只需向企業員工問一個問題,即“您希望什么時候退休?”,就可以選擇離退休時間相近的年份的基金,投資者所需做的動作將變得極為簡單。TDF產品就是為了解決養老金投資動態問題而產生,用動態的視角來解決員工養老的動態問題,使得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年齡匹配,把復雜或不可能自動處理的問題變成近乎“一鍵式”的簡單操作。為此,TDF產品被認為是養老金投資的重要發展方向,滿足養老金投資的個性化需求。
平安養老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永茂表示,平安養老險目前正在牽頭與其它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一起研究TDF生命周期基金,在中國引進相關生命周期產品,為年金及未來個人帳戶個人投資選擇提供產品支撐。多年來,平安養老險與中國養老金市場相生相伴,與行業共同成長,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成為領域內的開拓者、創新者與推動者。
他并指出,公司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贏在持續”的投資理念,確保投資業績穩??;繼續堅持產品創新,用產品滿足客戶需求;繼續強化受托配置能力;建立嚴密的風控與運營體系,規避風險確保資產安全增值;打造“高、精、專”的投研和直投團隊,保障業績穩定。
有專家認為,我國引入生命周期基金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劉琦表示,生命周期基金產品是近二十年來美國養老金產品的主要形式,希望國內的養老險公司積極探索更加符合國情的養老金產品。作為世界最大的生命周期基金(TDF)產品管理者之一,富達國際投資資深副總裁Leon Kumpe向與會者分享了美國養老金市場的發展,認為在美國養老金市場發展過程中,TDF的推出非常值得關注。
中國養老金發展潛力大
研討會上分析了我國養老金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指出,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如何實現老有所養已成為困擾中國社會發展的難題。2015年是養老保障政策層出的大年,政策的出臺為整個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也為相關行業拓寬了市場空間。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巡視員王敘文指出,相比發達國家,中國的養老保障呈現出基本養老保險一支獨大、商業養老發展相對滯后的現狀。但她同時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下發了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來指導養老保障體系改革,當前是中國商業養老金發展歷史上政策環境最好的階段。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了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運作、保障水平現狀,以及中國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發展前景和機遇。他指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投資的市場化,保險市場發展的新形式,商業保險機構在相關領域可以大有作為,在這方面有必要研究美國做法。
會議還邀請了業內知名學者對養老金發展“把脈”。中國社會科學院鄭秉文教授分別從中美養老金制度框架、投資體制、投資產品比較以及養老金市場改革展望幾個方面對中美養老金進行了對比與分析。同時,清華大學楊燕綏教授也分析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以及銀色經濟的發展戰略,并對我國和部分發達國家的老齡人口消費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