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碩果累累。用這句話來形容實施六年來的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那是再恰當不過了。截至2012年四月底,“愛心護理工程”由剛啟動時的7家,發展到現在的“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護理院)332家,“示范基地”48家,許多省市還建立了本省的愛心護理院,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100多個大中城市,提供養老床位11萬多張。而且,愛心護理院的規模越來越大,有的占地近千畝,床位突破1500張。這些主要由民營企業家創辦的愛心護理院,猶如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姹紫嫣紅,繁花似錦,開遍在祖國的大地上,讓人欣喜和感動。欣喜之余,也有不少人在問,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一、應對了社會大背景。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壽命的增長,迎來了我國人口老齡化,這是中國上世紀末出現的重要國情之一。1999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占到總人口的10%,在國家未富先老、人們還沒有足夠認識的情況下迎來了人口老齡化。之后,老年人口以高出3%的速度遞增,很快,一億多老年人的養老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而且問題越來越急迫,越突出。
2011年底,全國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85億,占總人口的13.7%,預計今年將增加900萬,明年將突破2億,2033年將突破4億。其中,高齡和失能老年人口增長最快,兩者加到一起,目前已突破3500萬,相當于5個瑞士的總人口,比加拿大的總人口還要多。
失能老年人牽動千家萬戶,一人臥床全家忙。一旦家里有個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失能的老父(母),不僅子女的工作、學習會受到深刻影響,而且整個大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都會徹底改變,主要照料者可能會心力交瘁,甚至積勞成疾。迫切需要長期照料的失能老年人的影響面涉及約5000萬戶家庭、近1億親屬。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有多個子女,等到獨生子女一代進入晚年,失能老年人的長期照料問題將更為嚴峻。時下,社會公辦養老機構能給失能老人提供的床位僅有30萬張,還不到社會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社會實踐證明,大量的養護工作,光依靠政府是不現實的,這就要靠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的積極配合,特別是民辦老齡服務機構的支持。
二、46名政協委員的逢時提案。
2005年3月3日,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李寶庫等46位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一項提案。提案建議在政府的扶持下,動員社會力量,在全國大中城市實施“愛心護理工程”,建設醫、養結合的“愛心護理院”,解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和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復醫療和臨終關懷服務等實際問題。會后又以建議信的形式報給了國務院有關領導。溫家寶總理、黃菊副總理、回良玉副總理對此高度重視,積極支持,都作了重要批示。溫家寶同志的批示:“政協委員們的建議應予重視,請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意見。”黃菊同志的批示:“做好老齡人口工作是一項善舉。委員們的建議很好,應予積極支持。”回良玉同志的批示:“請學舉(時任民政部部長)、本公(時任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同志閱研。”
國務院有關部門對此非常重視。國務院辦公廳于2006年2月批轉了全國老齡辦等10部委出臺的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老年服務業的文件,民政部也出臺了專門文件頒布相關優惠政策。更為令人振奮的是2006年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把“實施愛心護理工程,加強養老服務、醫療救助、家庭病床等面向老年人的服務設施建設”,列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府工作重點。
三、“愛心護理工程”切合實際,深得民心。
“愛心護理工程”,就是要在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的大中城市,建立一批為城市高齡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的“愛心護理院”以及面向老年人的服務設施,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養老和生活環境條件(如適宜集中居住的老年公寓和提供居家服務的老年福利社區等)。其目的:一是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增加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總量,為城市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切實統一服務理念、提高整體養老服務水平;三是創建相對集中的、適合國情的老年福利社區,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的服務體系,用老年福利社區化概念實現老年人居家養老、生活照顧、護理關懷等一站式服務功能。
“愛心護理工程”的宗旨:“幫天下兒女盡孝,給世上父母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要求“五統一”,即:“統一名稱,統一標識,統一理念,統一功能設施,統一服務規范。”其管理體制,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主管。其運作機制是“政府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負責該項目的宏觀管理,如:總體布局、項目審核、監督檢查、評比表彰等。日常工作由愛心護理工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具體負責。
愛心護理工程的實施,是貫徹黨的親民愛民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對發展中國老齡產業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
四、幫襯紅花的綠葉。
首先,愛心護理工程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尊重老年人、關愛老年人、照顧老年人”的指示,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大家實施“愛心護理工程”的信心。民政部在部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先后五次拿出1900萬元,資助部分“愛心護理工程”試點單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衛生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全國老齡辦等部門,都相續下發文件,制定優惠政策,對“愛心護理工程”的實施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福建、陜西、河南、蘇州市等地的黨政領導同志,作指示,批文件,到護理院看望住院老人,解決具體困難,有力推動了本地“愛心護理工程”順利發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其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的宣傳起到了感化作用。孝道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這些年,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一直將弘揚孝道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行之有效的宣傳,激勵世人,感召天下,對“愛心護理工程”的實施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三是各級老齡辦、基金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六年來,在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將“愛心護理工程”作為基金會“六大品牌”工作中的重點去抓?;饡朴啿⑾掳l了《愛心護理工程試點工作規程》。為給“愛心護理工程”試點單位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專業護理人員,基金會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同舉辦了“為老服務管理人員社工培訓班”;與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能力建設中心共同舉辦了“全國養老護理員師資暨首屆愛心護理工程高級管理員培訓班”;先后在江蘇、江西、山東、大連、四川等地建立了“愛心護理工程人才培養基地”、“愛心護理培訓學校”和“愛心護理工程研究發展中心”。受民政部委托,自2006年起,基金會每年都召開一次全國“愛心護理工程”試點工作會議,使試點工作向規范化、規?;较蚩焖偻七M。2008年以來,基金會對在此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20名“愛心護理院”院長、60名護士長和200名護理員分別授予“敬老功臣杯”、“敬老奉獻杯”和“敬老服務杯”,以此樹立榜樣,帶動整個隊伍建設。
同時,各地老齡組織對全國“愛心護理工程”的實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陜西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省老齡辦始終把“愛心護理工程”發展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來抓,認真組織,精心指導,積極推進,全面發展。截止2011年底,該省“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已發展到32家,有5家成為全國“愛心護理工程示范基地”。他們擁有床位近7000張,入住老人上萬人,已成為全省養老機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河南、福建、江蘇、四川、河北、廣東、廣西等地的老齡組織,也都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五、一批朝氣蓬勃、奉獻愛心的護理院長。
各地的愛心護理院院長們,愛崗敬業,艱苦奮斗,事跡感人。他們都很珍惜自己的經費投入和歷史給予的奉獻愛心的機會,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令人敬佩。
合肥市夕陽紅老年護理院院長謝瓊,帶領全體員工經過短短幾年時間,把一個只有60張床位的小型老年公寓,發展成為現在已擁有7所老年護理院和一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所醫院、一個職業培訓學校及配套設施,總床位達到2080張,集養老、醫療、休閑和臨終關懷為一體的綜合性連鎖民辦養老機構。
成都再軍愛心護理院院長黃再軍,把全部的才智心血投注在為老齡事業服務上,2005年斥資500萬在龍泉聚寶山修建一座適宜老人鍛煉、觀景聊天、休閑娛樂,集療養與休閑為一體的老年公園。一座以黃帝、扁鵲、華佗、李時珍等古代十大名醫命名的亭、臺、樓、閣、洞、橋,具有濃厚中醫色彩的景點矗立而起。后又籌集經費申請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再軍愛心護理院”和修建護理院“愛心樓”。在這月月花果香的聚寶山下“愛心小樓”里已有幾百名老人在頤養天年。
鄭州愛馨護理院院長豆雨霞,一位生長于黃河岸邊的女子,淳樸而又善良。十余年來,為天下老人營造溫馨家園的質樸信念被她堅持成為一份偉大的事業,她十幾年如一日地追求著,也使得愛馨養老這個品牌的內涵不斷地豐富和延伸。自1999年3月起,由她營造的鄭州愛馨養老集團已經由原來僅有28張床位的獨棟樓房發展成一個擁有10家法人單位、7家實體養老機構的大型養老集團。
還有我們基層護理院的院長鄧德金、黃長富、付蘭琴、李偉、李久茹、劉曉燕、譚美青、蘇桂珠、劉金榜、黃秀娟、陳松蒲、湯光宗、曹紅玲、劉海燕等一大批民營企業家、轉業軍人、基層干部和醫務工作者,他們事跡傳遍全國,成為我們“愛心護理工程”的骨干力量。他們在艱苦創業的崗位上鍛煉成才,有的被當地授予“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巾幗英雄”等光榮稱號,有的成為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出全國護理院領導班子的整體風貌。他們精神和品德,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稱贊和尊敬!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已經超過84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87%,占GDP的貢獻率也從最初的1%發展到現在的60%。這些民營企業家,大多數都是白手起家,艱苦奮斗,具有回報社會愛心的有志之士,如何動員這支可貴的社會力量,發揮他們的潛能協助國家、社會一起解決養老問題,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如今,“愛心護理工程”提供了一個非常成功的范例。
新的征程,新的目標。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提出,“十二五”期間全國“愛心護理工程建設基地”要達到600家。任務光榮而艱巨,形勢喜人又催人。在此,我們真誠地盼望這些越來越鮮艷的“花朵”,沐浴著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陽光雨露,綻放出百花爭艷、香飄萬里的絢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