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環境建設未來五年將完善
作者: 來源: 新京報 2015-09-11
2015年09月10日起,市規劃委、市殘聯組織開展北京市“十三五”無障礙環境建設規劃問卷調查,市民可以通過網站等多種渠道提出意見、建議。
據悉,未來北京將對城市無障礙設施、無障礙信息和無障礙服務等三方面進行建設,并將對殘疾人家內設施進行改造。
旨在了解無障礙設施“斷點”
據介紹,無障礙環境建設包括設施無障礙、信息無障礙和服務無障礙三部分。盲道、緣石坡道、輪椅坡道、垂直電梯等屬于最基本的無障礙設施;公共交通工具上供聾啞人使用的報站顯示屏、無障礙網站則屬于無障礙信息內容;而城市服務中提供的手語服務則屬于無障礙服務內容。
今年4月開始征求意見的《北京市城市道路空間無障礙系統化設計指南》對道路空間無障礙設計作出了規定。據悉,北京將從此次問卷調查中了解無障礙設施的“斷點”,并按《指南》要求的標準進行逐步改造。
對殘疾人家庭設施“點對點”改造
除對公共設施進行無障礙改造外,未來,北京還將對全市殘疾人的家庭設施進行無障礙改造。比如,在聾啞人家里,“叮咚”的門鈴會換成能閃亮的可視化“門鈴”;而在肢殘人士家里,衛生間里會安裝方便起坐的扶手等。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已經連續多年開展針對殘疾人家庭內部的無障礙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近10萬戶。
這位負責人表示,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將常態化運行,各級政府會按照殘疾人的需求,逐步安排改造。同時,殘疾人可以通過社區逐級上報區殘聯和市殘聯,相關部門會安排專門的隊伍實施個性化的改造。“我們會根據不同家庭的需求,設置專門的無障礙改造‘套餐’,為殘疾人家庭設施進行‘點對點’的無障礙改造服務。”
將印紙質問卷定向了解殘疾人意見
北京市殘疾人無障礙服務中心主任顧錦榮介紹,此次調查除在網站征求意見外,還將印制2000份紙質問卷,由各區縣相關協會發放給殘疾人,專門征求他們的意見。同時,還將面向無障礙監督員,以及市民政局下屬的福利院、養老院等福利特殊機構進行專門調查,了解核心受眾的使用需求和建議。
據悉,問卷回收后,相關部門將按照不同的投放渠道進行分類匯總,預計在10月底前完成數據處理與分析。最終,這些意見將匯總成為北京“十三五”無障礙環境規劃建設的參考。
■ 探訪
便民窗口多不提供手語服務
記者在海淀、朝陽等區的部分街道、社區探訪時發現,不少便民服務窗口都不提供手語服務。海淀某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平時幾乎沒有聾啞人來辦理服務,所以沒有考慮配備手語服務員。
此外,在朝陽區王四營鄉的一個小區內,一名居民說,遇到下雨天,家里的老人就不敢出門,“無障礙坡道滑,沒人扶著,容易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