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慕仁
由于經濟條件以及老年人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居家和社區養老將是我國最普遍的養老方式。養老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事關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
一是加快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目標和考核指標。要制定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實施社區養老基礎設施示范工程,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區老年人文化娛樂健身活動場所。要建立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投入增長保障機制,要制定引進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確保新城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老城區養老基礎設施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實現“十三五”社區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
二是培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主體。要制定政策支持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民間組織、慈善機構及個人等社會力量,特別要支持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進入社區開展養老服務。要按照公開、平等、規范的原則,降低社會力量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門檻。要通過稅收、金融、水電使用、人員招錄培訓、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促進社區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培育社區養老服務龍頭企業,形成社區養老服務的品牌。通過政府購買社會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的辦法,招聘人員從事養老服務工作,充實社會養老服務隊伍,確保養老服務人員福利待遇。
三是推廣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技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養老企業和機構采用標準先進的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建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平臺,提供緊急呼叫、家政預約、健康咨詢、物品代購、服務繳費等養老服務項目。
四是鼓勵社會各界支持居家社區養老。要求具備開放條件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內部體育設施和活動場地向老年人開放,要求公園和公共體育場館要免費向老年人開放。引導慈善公益組織為居家和社區養老提供資助和幫助。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志愿組織,為老年人提供精神、物質和法律等方面的幫助。倡導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職工、大中小學生參加養老志愿者活動。通過老年人協會組織老年群眾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服務社會活動,建立健康老人參與志愿互助服務的工作機制。
五是加強對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制定社會養老服務評估政策,規范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評估指導辦法,強化對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的審計和監督,確保公共財政資金真正落到實處、群眾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