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iuosz"></nav>

  •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

        “以地養老”安享晚年,42位老人免費住進互助幸福院
        作者:   來源: 大眾日報  2022-06-14

          有了“以地養老”,沂源縣東里鎮沂河南村的老人們得以在互助幸福院安享幸福晚年。

          6月11日中午,在這個總面積4000余平米的互助幸福院中,老人們吃著午餐,不時拉幾句呱,場面其樂融融。一位老人笑著說:“以前還不大想來,來了后不想走了……”

          

          喚醒“沉睡”土地資源,“有解思維”破解養老難題

          近年來,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農村“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養老問題成為全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數據顯示,東里鎮共有約5.3萬人,常住人口約3.9萬人,其中60歲以上1.37萬人,占到了35%;70歲以上5800余人,平均每村122人;80歲以上1800余人,平均每村39人。老年人獨居,甚至兩代老人互相照料的情況很多,老人生活條件差,照護保障水平低。

          這一問題,以前在沂河南村同樣存在。沂河南村有人口1267人,70歲以上老人161人,80歲以上老人43人。隨著村里多數青壯年進城讀書、務工、定居,空心化問題凸顯,村內老年人普遍獨居,收入較少且來源單一。同時,由于思想觀念保守,農村老人不愿去傳統的養老院。

          一邊是養老難題,一邊是地的問題。

          沂河南村80歲以上老人中,多數老人宅基地年久失修,房屋已顯破敗,有的跟隨子女住在一起,原先宅基地已經閑置或荒廢,村里分的口糧田也大多無力耕種,成為“沉睡資產”。

          沂河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洪亮琢磨著,破解農村養老難題可以從土地上做文章。

          在充分研究土地政策的基礎上,鎮村兩級堅持“有解思維”,創新思路將土地流轉與農村養老結合起來,在沂河南村試點“以地養老”新模式,本著子女申請、老人自愿的原則,入住幸福院的老人將宅基地、口糧田交給村集體,由村級合作社統一經營,所得收益優先反哺幸福院,保障幸福院持續運營。老人則免費入住,食宿無憂。

          “為獲得群眾理解與支持,村‘兩委’用了7天時間,挨家挨戶做政策解釋和動員工作,將需集中照料老人的35畝宅基地、口糧田收歸村集體,復墾整理24畝荒廢宅基地,其中,劃撥6畝土地用于建設互助幸福院。”徐洪亮說。

          地有了,建設資金從哪來?去年,沂河南村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獲取土地增減掛鉤政策資金360萬元,在不增加村級負擔、不使用任何貸款的情況下,建成了總面積4000余平方米的互助幸福院,并配套建設了公共服務項目,把過去“沉睡”的土地資源變成了農村養老資金的“儲蓄池”。

          

          離家不離村,幸福院里老人安享晚年

          互助幸福院包含4個既獨立又相互連通的院落,每個院落建有5戶,便民浴室、長者食堂、中心衛生室、理發室一應俱全。老人們吃的是可口的飯菜,住的是整潔干凈、有電視的房間,活動設施多種多樣,滿足了老人多樣化需求。

          82歲的張桂美用自己的宅基地和半畝口糧田,換來了互助幸福院的“入住資格”和子女們的安心。

          “你看看,這里有電視、有熱飯,可比俺從前的老房子強多了。”張桂美樂呵呵地說。

          老母親住進幸福院安享晚年,兒子張金忠也很高興:“幸福院里的條件比原來家里好多了,俺心里踏實了。”

          為增加老人的幸福感,沂河南村創新管理方式,以老人自治為原則,村“兩委”將每個獨立院落設為一個互助組,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每個互助組安排至少一名黨員老人任組長,統籌院內衛生管理、照看服務等行動,同時由村“兩委”每月組織一次“星級互助組”評比,為獲得四星級以上的互助組發放300元獎金。老人子女也可隨時入院陪伴老人,讓老人在幸福院安享晚年的同時,也能享受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村里的老黨員張立英感慨地說:“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沒想到90多歲了越活越好。”村民張法有也說:“不用自己做就能吃上熱乎飯,有肉有菜,真沒想到。”

          老人在互助幸福院享受養老服務,資金支持尤為重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洪亮介紹,為保障互助幸福院的運營開支,由村黨支部領辦的沂源洪亮果蔬專業合作社在收歸集體土地40畝基礎上,整合流轉土地200余畝,籌措資金420萬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1處,集中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將每年收益的50%用于幸福院運營開支,50%作為村集體收入。

          在產業園運營上,沂河南村引進7名35周歲以下青年人才回村,成立青年協會,協會成員與村“兩委”聯合管理現代農業產業園,利用青年人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推動產業園“集體化”“公司化”運營,回鄉青年還作為互助幸福院志愿服務者為老人提供志愿服務。30歲的王茂法說:“村里給年輕人提供了發揮才智的舞臺。”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洪亮表示:“‘以地養老’解決了老人養老問題,更重要的是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產業發展了,有收益了,才能反哺幸福院實現良性、可持續運作,形成閉環。我們將通過這種模式吸引更多村民以土地參股合作社,計劃明年再建設設施農業產業園,努力實現老人‘以地養老’、年輕點的‘以地養家’,讓沂河南村發展越來越好,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目前,沂河南村已有42位老人入住互助幸福院,80歲以上老人占了絕大多數。

         

         

        鏈接交換請加微信:ZMYL123
        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賢納士 | 網站聲明
        中國養老網是全國養老服務業領先的資訊發布傳播平臺 創建中國養老智庫
        Copyright ? 2014 中國養老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1035259號
        網站設計著作權已注冊 侵權必究
        掃一掃,關注養老網
        成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线日本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无码污污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nav id="iuosz"></nav>

      1. <sub id="iuosz"></sub>
          <small id="iuosz"><dd id="iuosz"></dd></small>

        1. <center id="iuosz"><table id="iuosz"><small id="iuosz"></small></table></center>

            <form id="iuosz"><legend id="iuosz"></legend></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