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CAFF50)在京發布《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報告顯示,我國國民養老財富儲備意識逐步加強,有50.81%的調查對象養老投資/理財的主要偏好是銀行存款,其次是商業養老保險、銀行理財、房產、基金。但仍有15.92%的調查對象尚未進行任何養老財富儲備。
從養老財富儲備規模的預期上來看,超過八成(81.58%)的調查對象認為整個養老期間的財富儲備規模在100萬元以內即可滿足養老需求,45.18%的調查對象認為整個養老期間所需的財富儲備規模在50萬以內,14.71%的調查對象認為30萬以內的財富儲備即可滿足養老需求。
CAFF50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講師張棟介紹,調查對象對于整個養老期間的養老資產儲備預期的平均值為726513元,而目前調查對象已經儲備的養老資產的平均值為381320元,目前的儲備量還遠不及預期。
報告還顯示,46.79%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者預期的養老金水平為在職工資收入的40%—60%,這要高于目前的實際替代率(45%左右)。還有32.84%的調查對象認為每月領取養老金達到在職收入60%以上,才能保證退休生活質量不下降。CAFF50秘書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董克用表示,第一支柱養老金可以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但面對長壽風險時,想要維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就應該盡快開始包括第二、三支柱在內的養老金融體系的全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