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管理暫行辦法》是出于什么考慮?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國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養老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由于養老服務業目前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一些民辦養老機構初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有的養老機構通過銷售“會員卡”,收取會員費等形式來緩解資金壓力,還有一些機構或企業打著“養老服務”的旗號,以返本付息或許以高額回報等形式,欺騙誘導社會公眾尤其是老年人辦理大額“會員卡”“預付卡”“貴賓卡”等,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為規范養老機構銷售“會員卡”等行為,201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中明確:“對養老機構為彌補設施建設資金不足,通過銷售預付費性質“會員卡”等形式進行營銷的,按照包容審慎監管原則,明確限制性條件,采取商業銀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確保資金管理使用安全。”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8號),明確要“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的規范管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精神,有效防范養老機構采取會員卡、預付費等方式收取大額費用帶來非法集資風險,結合我省實際,研究制定了《暫行辦法》。
二、根據《管理暫行辦法》,養老機構實行會員制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管理暫行辦法》第三章中作出了明確規定。
(一)“會員卡”客戶總數不得超過該機構實際可用床位總數;
(二)收取的會員費總額不得超過本機構扣除銀行貸款后的可抵押物估值;
(三)收取的會員費僅限用于彌補本機構設施建設資金不足及主營業務,不得用于不動產、股權、證券、債券、期貨等投資及其他借貸用途;實行連鎖化、集團化運營的養老機構,不得將本機構收取的會員費用于其他關聯養老機構;
(四)“會員卡”應當實行實名制,且僅限本人使用;
(五)應當向“會員卡”客戶出具風險提示函、收費憑據,并簽訂合同,明確收費標準、權利義務、退費處理、爭議解決等事項。
三、《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前已收取了會員費的如何處理?
《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前已經收取了會員費的養老機構,應當主動向民政部門報告。分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一是符合收取條件的,應在三十日內按規定進行備案并設立存管賬戶,并將所收取會員費全部轉入存管賬戶。二是不符合收取條件的,應制定退款計劃并在有關部門監督下嚴格履行。
四、養老機構向入住老年人預收養老服務費有哪些規定?
《管理暫行辦法》對養老機構向入住老年人收取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水電費等養老服務費,也進行了明確規定。一是鼓勵養老機構按月向服務對象收取服務費,養老機構預收的服務費應當??顚S?僅限用于按月沖抵服務對象應付的服務費。二是養老機構與服務對象之間提前終止服務合同的,養老機構應退還已經預收但尚未實際使用的服務費,養老機構應當在結算費用時予以無息退還。一方存在違約責任的,按照雙方服務合同的約定執行。
同時,養老機構應當在接待大廳等醒目位置公示本機構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水電費等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服務內容和基本銀行賬戶、存管賬戶等信息,接受有關部門和老年人及家屬監督,不得在公示項目、標準或合同外收取費用。
五、針對今年打擊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在此規定中有哪些體現?
《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第六條對養老詐騙的部分行為進行了規定,養老服務機構不得誘導老年人及家屬預交資金,也不得與變相非法金融產品有關聯。
養老機構可以與服務對象協商預收資金,但不得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承諾明顯低于市場價入住或折扣返利優惠等形式,誘導老年人及家屬預交資金。
養老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向服務對象推銷非法金融產品,不得推銷任何種類的“保健”產品服務,也不得為其他經營主體或個人推銷非法金融產品、“保健”產品活動提供協助和支持,嚴禁向服務對象非法集資。
六、對加強養老機構預付費管理,有關部門將采取哪些監管措施?
(一)實行備案管理。符合規定條件的養老機構實行會員制應當事先向屬地民政部門備案。
(二)設立存管賬戶。養老機構收取的服務費、會員費、質押金必須全部繳入存管賬戶,并與具備托管業務資質和相應監管系統等條件的商業銀行簽訂資金監管協議。養老機構要定期向民政部門報送有關情況并對其真實性負責。
(三)強化監督檢查。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轄內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會員費、存管賬戶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發現養老機構違規收取會員費、未按規定采取第三方存管方式管理預收資金、違規使用存管賬戶資金的行為。
(四)加強資金監測。存管銀行應當切實履行存管職責,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確保對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和會員費的監管要求得以貫徹執行,及時將存管賬戶資金變動情況通報業務主管部門并抄送民政部門。
(五)加強宣傳教育。民政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機構經營者的守法教育,引導其合法經營、規范服務。要常態化開展養老服務領域防范非法集資風險宣傳,向社會公眾宣傳預付費注意事項,提示相關風險。